7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声明称,此前的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值得注意的是,7月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蔚来、理想等16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简称《承诺书》)。仅仅两天,中汽协便宣布《承诺书》中重要条款被删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表意不当,中汽协宣布删除
7月8日,中汽协在官网发布声明称,7月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16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协会认识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现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同时,协会解释道,签署承诺书旨在按照《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规定,履行行业协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义务。
在声明中,协会敦促16家及其他汽车生产会员企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指南、规章,自主定价、公平竞争,共同为产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在7月6日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中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等在内的知名企业共同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随后,承诺书中涉及价格的表述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3月以来的车市价格战对汽车行业“伤筋动骨”,尤其是让原本就不赚钱的新能源车企业受到不小冲击。
在6日的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曾表示,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书的签署,对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苗长兴指出,在这个关键时刻,维护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市场良性发展非常必要。在此,建议广大企业以承诺书签署为契机,规范市场营销活动,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竞争,避免肆意降价、网络水军等乱象发生。同时要常练内功,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高品质服务。
今年3月,随着东风汽车的跳楼式降价,包括比亚迪、大众、长安、丰田、奔驰、宝马等在内的传统主流品牌,以及零跑、问界、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等超过40个汽车品牌卷入这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然而大降价不仅没能带来销量的提升,反而触发了消费者严重的观望情绪,导致4月、5月车市销量低迷。
包括中汽协在内的多个行业协会先后呼吁车企,要理性对待汽车促销、尽快回归正常秩序。《经济日报》也发文称,如果价格战用力过猛,不仅会对品牌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到利润积累。企业没有一定的利润,就很难有足够资金投入新产品开发。久而久之,行业创新力就会不足。同时,一辆汽车的制造涉及上万个零部件,背后是庞大的汽车产业链。如果整车厂没有合理的利润,必然会对上下游产生挤压,产业生态难言健康。
02
特斯拉“鲶鱼效应”是否还会继续?
对于《承诺书》相关条款,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佘轶峰表示,有关内容有横向垄断的嫌疑。
“这句话删除也是应该的。”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记者分析,虽然此次《承诺书》并非政府行为,但是,相关企业参与倡议并且有签字,对企业而言就有约定效力。《承诺书》的相关条款是希望企业不做恶性竞争,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对照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有关法规看有不妥当之处,不可授人以柄。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对记者表示,行业协会能够及时调整,应该点赞。应当看到,一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既要考虑供给方的利益也要保护需求方的权益,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反垄断法就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原则而产生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汽车厂商中,特斯拉算得上特立独行。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临港建设第一座工厂时,业内将之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条“鲶鱼”。
十多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完善,这一新兴赛道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自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日千里。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过彼时的蓬勃发展背后亦有隐忧,产品质量不高、较为依赖政策补贴等弊端逐渐凸显。随着补贴政策退坡,2019年行业增长转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正是这个时候特斯拉落户临港。
特斯拉这条“鲶鱼”最先在消费者中激起了水花。自带网红属性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吸引大量关注,也对消费者进行了一场新能源汽车普及。“我要大声告诉全世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厂之一,同时造出的车也是全世界品质最好的车之一,我们做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注入了很多正能量,我认为,这不光对特斯拉很重要,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事。”6月1日,马斯克在特斯拉上海工厂说。
随着特斯拉中国产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销量持续走高,一批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崛起。比亚迪、上汽MG(名爵)、理想、蔚来、小鹏、广汽埃安、极氪、零跑、哪吒等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打造细分产品取得了不俗成绩。
但是,特斯拉持续调整降价尤其进入2023年后大幅降价的行为也引起业内外质疑,特斯拉降价引发行业内卷,使得众多汽车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声音不绝于耳。仅2023年,特斯拉几轮大幅降价后,国内大部分汽车企业都跟随降价或者推出变相降价的优惠。
特斯拉“鲶鱼效应”是否还会继续?引人关注的是,在7月6日签署《承诺书》后不久,特斯拉就宣布,2023年7月7日起升级对Model 3/Y的引荐奖励。此前报道:刚承诺不打“价格战”,特斯拉就“降价”?对此,多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合法合规的“鲶鱼效应”可以驱使车企提升竞争力,实现优胜劣汰。
商报君精选等你来pick→
见证历史!证监会宣布:下调!原董事长被举报简历信披不真实!这家公司收交易所关注函听说七月来“好市”,会有好事发生!来源 澎湃新闻、上海证券报编辑 石展溥责编 李琰监制 舒桂林校审 谭录岗
关键词:






